当前位置:首页 > 装修风格 > 正文

隋唐朝装修风格,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唐朝装修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唐朝装修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清宫的“样式雷”是怎样的一个家族?
  2. 我看到有些人说隋朝其实比唐朝富裕很多,这是真的吗?

清宫的“样式雷”是怎样的一个家族

样式雷作为为古代建筑作出巨大贡献的建筑设计和营造团队,是当之无愧的古代建筑***家族。【艺文杂记】很高兴为您分享原创历史文化知识。

清代的世袭御用建筑师团队

隋唐朝装修风格,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样式雷团队起家从一个名叫雷发达的南方匠人开始,他来北京参加宫殿的营造,以其高超的技术,得到了***的认可,从此***建筑的营造多项清代宫廷建筑和园林,历经八代两百余年,因古代匠人的传承多为家族内部传授,所以形成了这样一个以建筑设计和营造为主业的大家族。

古代无人比肩的建筑***家族

要说样式雷家族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贡献,可谓在当时无人比肩,样式雷家族使用被称作烫样的建筑模型,在营造之前能够直观地呈献建筑设计,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前知道宫殿未来呈现的效果,而且还利于更好地组织***购和施工现在的建筑设计仍在***用这样的方式。

隋唐朝装修风格,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包括: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廷昌等。样式雷祖籍江西永修,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于康熙年间由江宁(现江苏南京)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为***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即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也有口语话"样子雷"的叫法。

“‘样式雷’是清代一个著名的建筑世家,从清康熙皇帝开始直至清末两百年间,雷氏共八代人主持了***建筑设计。包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及清东陵和西陵等这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设计都是出自这个‘样式雷’家族。他们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史、科技史上成就卓着的杰出代表和***。

据了解,“样式雷”家族来自江西,是一个很古老的家族。明末清初***的时候,他们家族在南京住着,后来三藩基本平定以后,这个家族就有人到北京。其中就包括雷发达和雷发宣,他们带着自己的子女,就住在海淀。他们在南方的时候就用楠木盖楼、装修、做家具,来到北京后就通过自己的手艺干活儿。康熙二十二年,雷发达来到了北京,参加了清廷宫禁营建,于康熙三十二年去世。继他之后,包括雷金玉、雷家玺、雷景修、雷廷昌等雷氏子孙继续着祖辈的事业,长期主管着样式房的工作

隋唐朝装修风格,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样式雷”指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大家族,一个颇具传承的大家族。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建筑工程师传承世家了。

“样式雷”家族兴起于清代,这还要从家族的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说起。雷发达有一个好名字,确实从他这一代开始,“样式雷”家族飞黄腾达。从第1代雷发达,一直到第8代雷献彩,组队几代人都是清淡皇室御用的建筑工程师。

雷发达的祖籍是江西,康熙年间,雷氏家族从江宁地区(今南京一代)来到皇城天子脚下,是以南方匠人的身份被征调来服劳役的。

根据历史故事传说,康熙皇帝重修太和殿,但是在最关键的“上梁”仪式时候,或许是负责上梁的官员技术不过关,也可能是之前做的木工不过关,榫卯结构总是合对不好,现场的官员都傻了眼。眼看康熙皇帝就要暴怒,雷达跑了出来,自告奋勇希望能上去对榫卯构件稍加改造,完成仪式。但是当时的规定是至少是个七品小官才有资格参加仪式,康熙皇帝可能想着死马当成活马医,当场赐给雷发达七品官职。雷发达穿上七品官服,怀里揣上一把小斧头,就爬到房梁上,轻轻松松几斧头下去,太和殿大梁安安稳稳的安装成功。康熙皇帝看见也是很高兴,这个七品官雷发达就继续当了下去,而且还把他封为样式房的掌案(类似于***御用建筑工程部总工程师)。

后来有学者考证这个故事。康熙年间太和殿有过两次重修,第1次是在康熙八年,当时雷氏家族还没有到北京;第2次是在康熙三十四年,这时候雷达已经去世两年了。所以故事的主角不可能是雷发达。

真实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康熙二十几年左右,修畅春园的时候,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参与了一座大殿的上梁工作,高超的技术正好被康熙皇帝注意到,所以康熙皇帝与雷金玉交谈之后发现他有技术有能力,就封雷金玉为七品官,掌管样式房。

总之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文字中的记载,雷氏家族发达了,成为了***御用的总工程师。一直到第八代传人雷献彩,都曾担任样式房掌案。

但是你要觉得样式房档案这一职务的传承是后代雷家人承受祖先荫德,那可是真的就错了。

道光五年的时候,样式雷第4代传人雷家玺经过周密的考虑,认为儿子雷景修虽然功力非凡,但是毕竟年幼,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样式房掌案一职,于是决定向皇上建议把掌案的职务留给了一个叫做郭九的工匠。

到了道光二十九年,样式雷第5代传人雷景修,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皇室和其他工匠的认可,重新成为样式房掌案。

一提到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肯定大多数人耳熟能详。这些巧夺天工的皇家园林建筑,早已被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

人们在惊叹于这些古代建筑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设计时,是否曾经想过,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瑰宝,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

(建筑瑰宝——故宫)

其实,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出自“样式雷”家族。

那么,“样式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家族?居然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呢?

雷氏家族在清王朝200余年间,有8代人供职于内务府营造司样式房,几乎参与设计了全部的大型***宫殿和园林,创造了建筑史上的一段奇迹和神话,也打造了“样式雷”这样一张如雷贯耳的建筑世家的经典名片。

“样式雷”的发迹,要从雷发达这一代说起。

康熙帝第一次游览江南后,便对江南的秀美景色念念不忘。尤其对江南精致的私家园林更是赞不绝口。于是,他决心仿照江南园林,改造紫禁城,修建***园林。

在康熙帝重修三大殿的过程中,雷发达从家乡江苏金陵***来到北京,加入到全国浩荡的营造宫殿队伍中。

不过,此时的雷发达还默默无闻,只是一个小小的工头,带领着手下几名工匠,做着一些基础性的木匠活。

提起“样式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神奇,他们家族七代人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执掌着宫廷的“样式房”。

他们创造了中国五分之一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像天坛、颐和园、故宫等等。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模型”:

这种“模型”学名叫“烫样”,它是建筑工人施工前做的一个微缩版模型,也方便皇帝预览。

上述这几个由样式雷家族制作,又被称为““样式雷建筑烫样”。大家可以仔细看,这些烫样特别精巧,从结构、尺寸到设计精益求精。

据记载,样式雷家族从康熙二十五年第二代雷金玉到清末民初第八代雷献彩一直都是作为清宫设计部“样式房”的掌案,统管一切设计事宜。

我看到有些人说隋朝其实比唐朝富裕很多,这是真的吗?

  • “隋朝比唐朝富裕“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赞美隋朝经济的话叫“古今称国计之富莫如隋 ”,当然可能会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证明了隋朝经济之发达。
△隋朝地图
  • 与唐朝相比,隋朝富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人口户数增长速度来看,隋朝增长率整体上高于唐朝。

倘若均以社会安稳、户数增长较快时间段计算,隋朝:公元589年(开皇九年)到公元606年(大业二年),人口户数由700万户(含灭陈户数)增长到890.75万户,十七年均增长速度为1.49%左右,人口数量在公元606年达到顶峰,为4602万户;唐朝:公元652年(永徽三年)到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户数从380万户增长到615.61万户,五十三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0.92%,人口数量在公元754年达到峰值,为5288万人,然而这距离唐朝开国已经过去了一百二三十年,整个隋朝国祚仅有38年。

△隋朝大运河

二是隋朝农业经济发达可惠及到唐朝,足见富裕。

农业经济发达体现在对粮仓的兴建上,近年考古发现的洛阳含嘉仓,储量窖数在预计在400窖左右,这居然不是当时储粮最大的仓,《资治通鉴·隋记》记载最大的仓为洛口仓,仓周长达20余里,储粮3000窖。倘若每窖按8000石换算,储粮在2400万石,而据《通典》记载,整个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安定富庶时代年均地税为1240万石,一个仓储粮就达将近唐王朝两年的地税收入。隋末时,唐高祖在晋阳起义,当时所拥有的粮食,号称“食支十年”;长安的粮食库存用到唐太宗贞观年间还没有用完。

△隋朝含嘉仓遗址

三是唐朝“贞观之治”其实并不太平,自然灾害不断。

可能有人会以唐朝最好时期的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来反驳,实际上贞观年间并不太平。历史学者统计发现,唐太宗在位的23年中,有10个年份发生国旱灾,13个年份发生过水灾,贞观元年时,长安城“斗米直匹绢”,百姓甚至出现卖儿鬻女现象;在贞观元年到贞观四年间,出现大面积蝗灾;贞观十年起,伴随着水旱灾害,各地又相继爆发疫情,因此有历史学者甚至对“贞观之治”是否名副其实提出质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唐朝装修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唐朝装修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