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具修补油漆怎么选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家具修补油漆怎么选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材料
1)颜色水:由粒黄、粒绿、粒黑、粒红四种色粒调配。粒状,碱性,用于红木、木胚处理色素。
2)士力水
3)亮光水
4)维修常用色粉:铁红,土黄,油黄,铁黑,***等,呈粉状,酸性油黄则为油性,家具厂里称为填料,也称体制颜料。使用中与泡立水及亮光水调制
家具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掉漆的情形。家具在掉漆之后非常影响家具的美观度,这时候就需要大家进行家具补漆了。家具补漆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一个技术活;一起来看一下家具油漆修补的工具和修补的详细过程吧。

家具油漆修补工具:
1)常用工具:镊子,锉刀,刮刀(铲刀),排笔,木纹笔
2)填补打磨材料:502胶水,碎木粉,砂纸,碎棉布,棉垫纱,细钢砂
大漆和生漆,大漆是工业合成的,没有亮度,好的生漆檫两遍,家具会很亮,一般5-6年家具还是非常亮,还有就是制作工艺,做表面处理有开放的,和封闭的,封闭做出来的效果比开放好很多,更能好好的保护家具,长时间不氧化变色,下面有图对比,生漆和大漆
家具漆很多种,有酸固化漆(AC),不饱和聚酯漆(PE),聚氨酯涂料(PU),外线光固化油漆(UV)和硝基漆(NC)等。
一般家具大多用聚氨酯涂料(PU)和硝基漆(NC)。下面重点介绍这两种油漆。
原谅我都用英语缩写替代吧,不然写起来好麻烦啊,又拗口。
优点
1. 很快干燥。一般的油漆要干燥得等24小时,而NC漆只要十几分钟就可干燥。快了不是一个数量级。
2. 施工方便。NC漆在调配时只需加入适量的天那水,即可马上进行喷涂。
3. 光泽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
缺点
你知道红木家具上漆有多重要?
从美观角度来看,上漆的家具肯定比不上漆的家具要光滑很多,光泽度也要好很多。
上漆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国粹",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工艺的典型继承者,自然也传承了上漆这一经典传统工艺红木家具就是沿用这种经典的传统手工艺,使用天然绿色的环保材料生漆为主原料,经过多次反复的打磨擦漆、上色等纯手工做法进行的表面处理,使做出来的红木家具木纹清晰、平滑流畅、色泽清莹光澈,手感舒适。
先来看看木头锯出来时什么样?
生漆,它是从漆树上***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涂料。在南方,平均气温较高且容易潮湿,大漆干固后,会形成一层漆膜,可以耐水耐油,耐潮耐磨。
生漆难得,一棵漆树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生漆,3000颗漆树才能***集到一公斤生漆。俗话说,百里千刀一斤漆,所以这套衣服可不简单。
其实啊,生漆工艺在中国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漆器距今就有7000多年了。现在出土的最漂亮的漆器大多出自楚国,楚国多漆树,条件得天独厚,所以漆器也做得极棒。
本来木头容易腐化,最不易保存,这些漆器能流传到如今,靠的就是生漆。
现代社会中木材的自然纹理被很多人喜爱,做成家具,有时候即使不刷漆,也有一种天然的美感,让家更具大自然的气息,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实木家具油漆作用、实木家具用什么油漆好?
实木家具油漆作用:
在家里我们的实木家具都会有一层油漆,大家并不清楚作用是什么。
1、保护木材
现代社会中木材的自然纹理被很多人喜爱,做成家具,有时候即使不刷漆,也有一种天然的美感,让家更具大自然的气息,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实木家具油漆作用、实木家具用什么油漆好?
实木家具油漆作用:
在家里我们的实木家具都会有一层油漆,大家并不清楚作用是什么。
1、保护木材
注意油漆配色的原则一般调色不要使用三种以上的色漆。 在原色的基本上,加入白色,就可以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即深浅不同的颜色)在原色的基础上,加入黑色,就可以得到明度不同的颜色(即亮度不同的颜色)用红、黄、蓝三个颜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获得不同的中间色(即色调不同的颜色)。调配颜色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按文字或口头要求调配的颜色,这对油工来说这种形式比较方便容易。但颜色选择则非常重要,如果颜色选用不适宜,配色的效果不会理想。比如调配中绿色,任何黄色和蓝色都可调配成中绿色,但只有在***和蓝色纯度较好的情况下调的中绿色才比较纯正鲜艳。另一个是按样板要求进行调配,要求高,技术性强,不是一般油工能轻易做到的。主要靠实践经验,并与颜***板进行对照,识别出色板的颜色是由哪几种单色组成,各单色的比例大致是多少,然后用同品种的涂料进行试配。经设计和建设单位认可后,并用与样板相同或相近的涂装方法,涂饰上与样板一样的颜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具修补油漆怎么选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具修补油漆怎么选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rww.com/post/61322.html